难忘的朝鲜族打糕

今日吉林   2023-07-27 16:56:28

难忘的朝鲜族打糕

文 | 闫英学


(资料图)

虽然军旅之舟已经驶出很远很远,但记忆的长线却一直扯着军旅岁月不放。每当想起在延边海兰江畔那座军营的时候,我的心就会久久地不能平静下来。因为,军旅岁月中有那么多、那么有趣的青春故事,都贮存在大脑的记忆中,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,感情的“洪水“便会喷涌而出。

阿妈妮的朝鲜族打糕,就是军旅岁月中,那无数朵青春浪花中的一朵。

1977年元旦刚过,我们这批新兵乘着军列,在接兵首长的带领下,前往“长白山下果树成行,海兰江畔稻花香”的延边大地。

在军列上,接兵首长告诉我们,部队驻地是朝鲜族群众聚集区,我们要严格遵守部队纪律,遵守朝鲜族的风俗和民族习惯,爱护边疆团结,更要爱护延边的一草一木。

三天后的清晨,天色还没有完全亮起来,我们在朦朦胧胧的睡意中走下军列,踏上冰冻的海兰江大桥,走上一道山坡,不远处就听到了部队门前一些战友们敲锣打鼓的声音,他们喊着“欢迎新战友”的口号,手里扬起一面面红旗,我们顿觉心里热乎乎的,一路的疲劳似乎减去了大半。

几天后,部队组织新兵训练。在部队的训练场周边,朝鲜族阿爸吉、阿妈妮穿着民族服装晾晒玉米,她们时而唱着朝鲜族歌曲,时而载歌载舞,歌声回荡在山谷里,让我们这些新兵好生新鲜。

1978年的初春,延边大地还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,乍暖还寒,金达莱花枝在寒风中不停地摇曳。这时,部队接到命令,组织基层连队前往龙井县(市)三道湾打山洞。

部队利用三天两夜的野营拉练方式来到了龙井县(市)三道湾。稍作休整后,我由原警卫班战士转为团政治部王主任的公务员,负责首长的生活起居和服务工作,并和团首长住在一家姓杨的朝鲜族群众家里。

这家的阿爸吉在镇里的银行做职员,阿妈妮为银行十几个员工做饭。家里五个孩子,大儿子已经结婚另过,还有与我年龄相仿的大女儿花子,在镇卫生所做护士,妹妹顺子,京哲、京日两个弟弟都在上学。

朝鲜族群众居住的房子与众不同,进屋就要脱鞋,房间里除了很小的一块地方放置鞋子或者设置为做饭的厨房以外,都是火炕。火炕上面做成了几个拉门,白天打开,夜间拉上,各有各自的房间,全家老少都很方便。

我和王主任住在紧靠东侧的一个房间里,对外有一个独立的门,可以进进出出,白天可以打开拉门,和阿爸吉、阿妈妮说话。

开始的时候,我很拘谨,可时间一长,见面的机会多了,彼此之间的话题就多了起来。

部队闲暇的时候,我时常帮助阿爸吉家提水灌溉小菜园。阿爸吉家的水井很特别,一个细细的水泥管子,直径大约有一米左右,立在院子的正中央。水井旁一个不大的提水小槽子顺到水井里,用力摆动几下,小半水槽子的水就提了上来。周边是几垄菜地,种的黄瓜、茄子、豆角、西红柿,还有辣椒、青椒和韭菜等小棵菜苗。

时间一长,相互间越来越熟悉,阿妈妮也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。有一次,我不幸得了眼结膜炎,当时部队又没有好的治疗药物,阿妈妮家的花子姐姐就从镇卫生所弄来一些药物,帮助我治疗眼疾,阿妈妮还用当地农村的土办法带我去邻居家看眼病,使我很快恢复了健康。

一天清晨,山风轻拂,大山里的三道湾已有些凉意。我轻轻地拉开与首长共同居住的拉门,走到院内的水井旁准备给自己和首长打好洗漱用水,迎接新一天的到来。刚走到水井旁,只见阿爸吉正在从水井里往外提水,阿妈妮在一旁淘米。阿爸吉用他那不是很熟练的汉语对我说:“小闫,听说你们就要离开三道湾了,今晚请你们品尝打糕”。

中午,我从连队吃过午饭回到居住的阿爸吉家里,在那口水井旁,又见到了阿妈妮、阿爸吉和小弟京哲将蒸熟的糯米(北方人称粘大米)放在一个用树段制成的木槽子里,用力捶打。蒸熟的糯米被反复捶打,在木槽子里发出一阵阵“嗵嗵”的闷响,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摊粘糕饼,再也没有了糯米刚蒸熟的“模样”了。

晚饭时,我与首长又如约走进了阿爸吉的房间。一张小木桌,上面摆有四盘小菜,香气扑鼻;腌制的蕨菜炒肉、野生木耳炒肉、芥菜炖豆腐和韭菜炒鸡蛋。这是我第二次在朝鲜族老乡家吃饭,已经不再感到拘谨。几杯酒过后,阿妈妮端上来一盘白天做好的打糕,这时的打糕已成了火柴盒般大小的一块块,上面浮着一层淡黄色的豆面,还有一玻璃罐蜂蜜放在一旁。

过去,只是听说朝鲜族打糕特别好吃,一直没有机会品尝。这是第一次吃打糕,又第一次蘸蜂蜜。刚送进口腔时,打糕那种软软的、黏黏的、筋筋道道、甜甜的,还有些粘牙的感觉,如此的美食,真是妙哉啊,妙哉!

我们一边吃打糕,一边与阿爸吉聊天,并询问打糕的做法。阿爸吉说:打糕是用粘大米制作的,先将粘大米放到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,捞出来放到锅里蒸熟,将蒸熟的米放到木槽里,用木槌反复捶打。一般多是两个人面对面地站在槽边,互相交替捶打,或一人捶打,一人在下面翻动糕团使之捶打均匀。这样,一份香粘细腻、筋道适口的打糕就制作完成了。

朝鲜族人民喜食打糕的历史悠久。每逢年节、老人寿诞、小孩生日、结婚庆典等重大喜庆的日子,打糕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。因此,一旦见到哪家的妇女喜气洋洋地忙着做打糕,就知道这家肯定有大喜的事儿。

打糕不仅用来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,更是亲朋好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。同时,打糕还有保健的作用,朝鲜族老乡有一句俗语,叫做:“夏天吃打糕,像吃小人参”。

阿爸吉又谈起了椴树蜜。他说:“长白山里最好的蜂蜜,就是我们吃的这种椴树蜜。如果夏天来到长白山,不吃上一口椴树蜜就等于白来一趟”。

部队在三道湾施工期间,我走在山道旁,真的没少见过路旁的养蜂人,他们在道边支起一个个简易的帐篷,一家托儿带女,几个、十几个蜂箱摆在路边和树下,蜜蜂上下纷飞,养蜂人头戴遮蜂帽,往蜂蜜桶里储存蜂蜜。

回到驻地后,我也经常看到在向阳的缓坡上,摆放着数以百计的蜂箱。每逢椴树开花的季节,各路养蜂行家就纷纷云集山中,他们不惜千里万里之遥,在长白山里“收集”椴树蜜,让“甜蜜”流淌在大江南北……

朝鲜族打糕、椴树蜜,是我延边军旅生涯中的一段往事。虽然已经过去几十年,但今天回忆起来,依然觉得那样的甜蜜、幸福,令我心潮澎湃,热血沸腾!

延边,我永远的第二故乡!

猜你喜欢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