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情援疆践使命 躬身奉献绽芳华——记博乐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锋

博乐市融媒体中心   2023-06-15 15:53:14

2020年9月,张锋告别家中年迈的父母、牵挂的妻儿,随湖北省第八批援疆干部人才来博工作,成为一名新博乐人。他说: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,能够亲身参与美丽新疆建设,为博乐做点事情,自己是幸运的。”

“每年干成一两件事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2021年12月,天气寒冷,万物萧瑟,但博乐市青得里镇祖莫墩村村委会办公室却特别热闹。“村里还有什么困难?”“需要援疆工作队解决什么问题?”张锋和武汉援疆工作队领导一起,与该村“两委”班子、驻村干部围坐在一起,畅聊脱贫攻坚该怎么干,乡村振兴下一步要怎么走,援疆工作队能干哪些事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深入探讨,最终确定了公交入村、美化环境、文化润村等多项结对共建事项清单。共建事项确定后,在武汉援疆工作队领导的带领下,张锋迅速行动,和援疆队员一起协调博乐市阳光公交集团,延伸201公交车进村,并投入5万元援疆经费,拓宽进村道路,帮助建设村公交站亭、方便学生上下学和村民出行。公交开到家门口,圆了村民多年来的愿望,村里的几十名孩子,终于不用冒着严寒酷暑,步行2公里去隔壁村坐车上学。这是张锋联合援疆队员干成的诸多实事之一。三年来,他坚持援疆工作队“每年干成一两件事”的工作理念,从宏观谋划,在细处着手,干成了一些打基础、利长远、惠民生、见实效的工作。

近期,随着游客的增多,赛里木湖生态戍边展馆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参观团、研学团等。了解到自己参与打造的展馆如此受欢迎,张锋脸上尽显自豪与欣慰。2021年,作为建设赛里木湖生态戍边实践教学基地的负责人之一,他积极争取各方资金200余万元,着力打造赛里木湖生态戍边展馆。他总结提炼博州各族儿女在赛里木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“生态戍边、绿色发展”理念,深入挖掘赛湖人戍守赛湖蓝的生动故事,广泛收集素材,全程参与布展设计,严格审核相关资料,力求图文准确、逻辑清晰、主题鲜明,能够使参观者思想受到教育,精神得到升华。展馆自2022年 12月投入使用以来,已累计接待各级领导干部、党校学员参观学习20余批次,受教育300多人次。这里已成为博州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。

深耕厚植人才沃土

从科教大市、人才大市武汉走来,张锋深知人才对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。怎样在边陲小城留住人才,聚天下英才而用之?整整三年,他思考最多、用心最多的是人才工作。

为了更好引才留才育才,张锋通过传统媒体、新媒体等多种渠道,加大人才落户宣传力度,并利用返鄂探亲休假时间,深入对接中南民族大学、长江大学、江汉大学等湖北高校就业处,宣传博乐引人聚才政策。两年时间吸引新增州外人员落户6267人,其中三分之一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。

三年来,张锋充分发挥援疆资源优势,加大柔性引才力度,从武汉相关结对单位柔性引进党建、医疗、教育、审计、国土规划等专业人才80余人,有力解决了当地高级人才结构性短缺的难题。他还致力于把博乐市建设成大学生友好型实践基地,吸引西北民族大学、石河子大学、新疆农业大学等疆内外147名大学生在博开展暑期实践锻炼,毕业大学生来博就业意愿和在博就业数量不断提升。

应博乐所需,尽自己所能

“援疆是一份神圣的使命和沉甸甸的责任,我要尽己所能,干好在博乐的每一件事。”张锋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
进疆以来,张锋十分注重本地人才培养,借助武汉科教和人才优势,请进来传帮带教,通过邀请专家来博指导或线上授课方式,在疆组织培训18期2600余人次。走出去打开思维,组织优秀年轻干部、教学和医疗骨干、村队和社区干部,赴内地培训20余批700余人次,选派人才赴援疆省市跟岗挂职锻炼40余人次,使当地干部人才开阔了眼界,增长了见识,提高了才干。

今年4月,武汉援疆工作队和长江日报公益部共同发起“我家新疆有棵树”公益生态林项目,准备用3年时间,筹集资金380万元,在博乐市万亩海棠园种植2万棵果树。

张锋作为项目日常对接责任人,在方案制定、宣传推广、汉博相关部门对接协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。他说:“这个项目既有生态保护责任,又有对口援疆意义,是促进鄂博交往交流的一个新平台。通过倡议种养一棵树,既可以为博乐市生态保护做出贡献,又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博乐,见证博乐市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引领下取得的发展成就,增强鄂博各族群众之间绵长深厚的情谊。”他在自己种养的两棵树的寄语里写道“愿生命站立成树,祝鄂博友谊长青”。

【编辑:孙亭文】
猜你喜欢
最新资讯